中研院表示,澱粉樣老年斑塊的組成是腦中的蛋白質片段「Aβ胜肽」累積而成,雖然Aβ胜肽在腦中可以被酵素水解,但若產生速率超過清除速率,Aβ胜肽就會聚集形成老年斑塊,導致腦神經細胞死亡。老年斑塊可能於患者發病前20年就開始形成,如何讓清除速率高於生成速率,便成了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要指標。
此項發現的研究團隊成員、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佩燁指出,傳統治療阿茲海默症是以服用藥物症狀治療爲主,但副作用很多,例如頭痛、便秘、拉肚子、倦怠等,導致患者用藥意願低落。
陳佩燁表示,研究團隊透過生態合成出「R8-Aβ(25-35)-PEI胜肽」,透過動物實驗證實,此種胜肽不會在腦部形成老年斑塊,還會和Aβ胜肽競爭位置,阻止Aβ胜肽在腦部累積老年斑塊,「就像幼稚園小孩子搶位置一樣,佔住你的位置,讓你無法聚集」,可使Aβ胜肽以單體存在,以利腦中酵素將其分解,在動物實驗中也未發現其他副作用。
陳佩燁表示,這套研究僅靠中研院的業務費用支應,花了9年纔有研究成果,對外發布的用意是希望能有國內廠商能接手,繼續做臨牀實驗。此方法使Aβ胜肽被腦中酵素水解的速率比累積成老年斑塊更快,可望使人一生都能免於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困擾。
中研院表示,隨着人口老化,阿茲海默症病患人數急遽增加,且確診後仍有4年至20年的壽命,對病患家屬及社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,若能持續延緩發病,將可大幅度減少家庭支出,這項成果已於2017年3月29日發表於國際專業期刊《歐洲分子生物組織之醫學生物》(EMBO Molecular Medicine),研究團隊也正在申請專利。